屏边县突出生态优势推动经济转型升级
| 招商动态 |2013-11-28
屏边县2013年重点特色产业建设项目发展方案近日出炉。按照方案,该县将筹措、整合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资金1405万元,完成1万亩“妃子笑”荔枝、5000亩中华红心猕猴桃、7000亩枇杷的扶持推广任务。这是屏边县放大生态优势,加快培育生态产业,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。
数据显示,1至9月,屏边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.11亿元,同比增长14.6%。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604万元,增长41.1%;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71元,增长14.9%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.54亿元、贷款余额预计完成11.36亿元,分别增长6.6%和19.1%。
长期以来,经济总量小,三次产业发展水平不高、结构单一,城乡基础设施薄弱,一直是屏边县的三根“软肋”。与此同时,该县又拥有全县森林覆盖率67.8%、大围山国家公园等诸多优势。如何克服短板,发挥长处,使县域经济进一步壮大和繁荣,近年来屏边县委、县政府作过诸多探索和思考。最终,决定突出生态优先、富民优先,念活“山字经”,做活“山文章”。
今年,屏边县将发展的基调调整为:实施“绿色经济立县、特色工业富县、科教文化兴县、生态旅游活县”发展战略,建设“生物药业产研基地、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、避暑度假休闲体验胜地、重要商品进出口物流集散地”,深入推进“美丽家园”行动计划,大力打造“美丽苗乡、森林屏边”。
相对于以往“上大项目、大上项目和工业优先”战略,“生态优先、富民优先”发展思路举措更结合屏边县情实际。把有限资金投入到交通、水利、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扶持上,更能产生长远效益。截至9月底,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2.9亿元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177元,同比增长18.8%,增长率位次排在全州第2位。
眼下,屏边县紧紧围绕百万亩绿色产业发展目标,全力推进以“妃子笑”荔枝、红豆杉、蚕桑、橡胶、石斛等为主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。已累计发展桤木35万亩、杉木30万亩、林下草果25万亩、香蕉16万亩、八角7.5万亩、茶叶3.2万亩、红豆杉2.9万亩、“妃子笑”荔枝1.5万亩、橡胶1.5万亩、种桑养蚕1.4万亩、大枇杷1万亩、中华红心猕猴桃5000亩、石斛1610亩;今年种植烤烟8500亩。
在生态旅游发展战略中,屏边县重点打好以“大围山国家公园”和“苗族文化”为主的两张名片。目前,大围山国家公园初规和总规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了评审,大围山生态旅游区游客接待中心、生态停车场、旅行步道、供排水管及供电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序施工。1至9月,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8万人次,同比增长5.57%;实现旅游总收入2.13亿元,同比增长13.45%。仅“十·一”黄金周期间,全县共接待游客17059人次,同比增长52.67%;实现旅游总收入552.62万元,同比增长30.84%。
